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館2020-11-19 11:35:51
QINGMING
古箏傳統的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、食、中、無名四指撥弦演奏出旋律、掌握節奏,左手演奏法還有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、控制弦音的變化,以調整音高,完善旋律。箏的指法頗多,右手有勾、托、劈、挑、抹、剔、打、搖、撮等,左手有按、滑、揉、顫等。古箏的統一規格為:1.63米,21弦。
任何樂器,如保管和使用不當,均會使樂器受到損害。經常使用樂器,使樂器處于良好的振動狀態,有利樂器各結構之間進一步調合,所謂“琴靠人養”。古箏使用的場合最佳溫度為20℃、最佳濕度為50%。一般情況下,溫度保持在16-28℃、濕度在50~70%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樂器振動和發音都較有利。古箏在使用時應輕拿輕放,避免碰撞或劇烈震動。古箏應置于干燥、陰涼通風處,避免潮濕、雨淋和陽光直接曝曬(北方地區冬季不能靠近散熱的暖氣片,以免曝烈或變形),不要放在廚房內或容易接觸油煙的地方,油煙的吸附會直接影響樂器音色。
古箏使用后可用干軟布拭抹去琴弦上的汗漬等,以防琴弦生銹。不用時最好用箏罩罩上,以減少灰塵、光線或潮濕空氣等對古箏侵蝕。
古箏應經常使用,有利于琴弦張力的穩定,琴體經常震動,能促進音色日趨完美。
古箏的音準受溫度、濕度及震動等條件的影響。一旦發現琴的聲音不準應及時調音,否則會影響演奏效果。
定期對古箏進行護理,可用軟毛刷或干軟布等清理擦拭琴體,切不可用水淋洗,特殊情況可向廠方或當地經銷商咨詢。
如短時間不彈箏,也不要將弦子松掉或將箏柱下掉,只要防潮、防曬、防灰即可,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掛在潮濕的墻上。濕氣較重時,將古箏放入盒內,并在盒內放入干燥劑。
古箏的高音弦易斷,可購置1—9弦做備用,低音弦一般不易斷。斷了弦要立即補上、經常把音調準,才能保持音色的純凈
敬請關注:
同類樂器種類
其他資訊